漫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教育体制革新的不断深化,教育面向市场经济的需要已成为教育体制革新的必定选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原来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模式正向由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模式过渡。
教育经费来源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上级主管部门拨款逐步发展到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多种形式筹集教育经费的格局。
此外,高校内的经济活动除教学、科研等保障要求外,还有企业、商业的独立核算经济成分,经费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学校理财环境的巨大变化,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难度也将越来越大,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理财意识与成本效益观念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学校领导和财务部门普遍缺乏理财意识。
以前很多高校的财务主要依赖财政拨款和一些主管部门的扶持,在筹资、融资等财务管理各方面的工作上都没有认真深思,没有开辟财源的意识和创新观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另外,高校成本管理工作非常薄弱,很多高校基本不存在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教育成本无法归集和计算。因此高校投资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造成教学经费不足,另一方面严重浪费的现象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二)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乏力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策略尽管经过多年发展,但客观上高校内部制约制度仍不完善,内部制约制度仍没有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高校资产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高校的一些经济事件的范围已不断拓展,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收、物资采购、基建项目等领域相继发生不足甚至刑事案件,这与单位的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有些高校对于许多的建设和投资项目的监督、论证和决策等方面并没建立内部制约制度来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发生失误,为高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内部制约范围不够广泛。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高校财政性资金的内部制约,而忽视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制约;有些高校未将其附属单位财务纳入内部制约的范围,或制约不严、监督不力。三是内制约度形同虚设。有些学校虽建有内制约度,但没有在实践中严格执行,使制度仅限于理论的展现。
(三)预算管理不完善很多高校在预算机制上,没有建立相应地跟踪、浅析浅析和评价机制,对各单位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作出准确、具体的浅析浅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在预算执行中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力不强和预算执行不力等情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营观念淡薄,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运作,学校财务部门无形中成为单纯的记账室,既无长期计划,又无通盘筹划,经营理财无从谈起,更不论成本预算,超支现象非常严重。
(四)财务工作重视程度低由于领导或主管部门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学校财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用,因而在财务管理上重业务管理轻监督管理,在资金使用上重花钱轻效益、重运作轻规范、重合理轻合法,在财务人员的使用上重业务能力轻道德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第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高校,应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随着高校革新的不断深化,高校面临着办学形式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渠道化、办学规模扩大化,经济业务更加繁琐、内部制约要求越来越规范和严密,对领导学校财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设置真正懂得系统的财务管理知识的总会计师来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财务工作,有效地、持续地加快学校的发展。
(五)财会人员缺乏业务素质高校虽然是人才集聚的地方,但是担当财务核算和管理的财务部门人员业务知识急需更新,其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很难适应当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需要。国家财政对高校的投入和学校自筹经费的不断增长,资金周转量加大,学校建设的速度、规范进一步加快,通过加强管理所要挖掘的效益潜力越来越大。会计核算对象的日趋复杂,要求会计核算更细化。另外,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许多学校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种变化对传统的手工记账取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知识,而且必须掌握计算机知识。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已刻不容缓。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的建立
(一)确立成本管理,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造成成本管理混乱。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外部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必须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给其带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高校应该进行成本效益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能够计算出培养每一名学生的资金耗费,这样不但可以为降低教育成本提供依据,还可以提高高校的投资收益,防止盲目投资。同时,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合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统一领导,全面预算实行统一领导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保证高校正常发展的根本,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因为只有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才能实行分级管理。
因此高校应该设置总会计师制度,直接对校长负责,统一运筹资金,综合平衡、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使教学经济工作良性循环。
实行分级管理只是将理财权下放,但财务事务的领导权和财务资源的分配权还是由学校掌握。
同时,高校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学校统一领导通过统一编制综合预算,将学校的财务资源依据一定原则,分配到学院系、部、处,各单位在预算内支配经费。学校通过制订统一的财务政策引导调节学院的投资重点和方向,通过制订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来规范学院的财务行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来确保经费得到有效使用。编制预算时,应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校财力的可能,把学校的全部可动用资金包括财政事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全面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
(三)建立责任中心,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责任会计是在分权管理条件下,为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或单位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制约、考核与业绩评价的一整套会计制度。新形式下,高校的组织结构日益复杂,资金来源也不同,不单是依靠政府和主管部门拨款,传统的集权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新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因此,高校应以学院为责任中心,进行适当的分权,建立权责利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时,建立责任中心也要求高校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目前,高校已经逐渐成为独立的经济个体,一个依靠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正在形成。这种局面既要求高校要集中统一,统一财政方针政策、统一财务收支计划、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财会人员的管理,又要求必须适应变化,在统一领导和适当分权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将财权适当下放到学院(校内二级单位),以体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激发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四)加强内部审计,强化监督机制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应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拓展到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维修审计、内部制约评审等领域;从事后审计拓展到事前、事中审计;从对经营单位、经济管理部门审计拓展到对经济责任人审计。在资金使用效益审计方面,应积极开展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基建维修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和仪器设备采购比价审计等。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应建立健全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和校办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做到先审计后离任,先审计后任用,将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直接挂钩。内部审计部门还应该针对高校革新中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热点不足,如后勤社会化革新、校办企业改制等不足,积极开展审计调查,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保证高校各项革新的顺利进行。
(五)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应更加严格。应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财务工作特点和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制定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财务管理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主体中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应从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考核实施细则,对每个人的政治、业务素质等进行考核,通过整改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整体队伍的素质。此外,还应该对高校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宣传贯彻新的财务制度,并学习新业务和计算机技术。
中国会计论文网网提供大量免费财务会计毕业论文,如有业务需要请咨询网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