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风险投资逐步成为企业获取发展资金的重要资金来源会计毕业论文 www.328tiBet.cn
之一。退出机制作为风险投资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只有建立顺畅完善的退出机制,资本循环和资本增值才能实现。在退出机制上,我国由于法律、法规、市场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作为风险投资收益实现的退出过程阻碍重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介绍以及现今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与美国相比较得出问题症结,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完善政府(法律法规)职能,完善投资机构三方面的改进意见,以此健全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关键词:风险投资 退出机制 现状分析 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and improved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business development fund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unding. Broad sense refers to all high-risk investment risk, high potent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the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high-tech venture capital-based,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s. Exit mechani for venture capita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ssential, only by establishing an exit mechani for ooth and perfect, capital circulation and capital gains can be achieved. Capital exit process as the main method to realize investment revenue has meet many obstacles as a result of our laws and regulations,market structure,and other factors. This has become the major problem which con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venture capital in China. This article aims to venture capital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exit mechanis for venture capital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echani of withdrawal, 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o draw a conclusion, put forward a sound capital market, improve the governm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functions, improve the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in three areas of improvem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exit mechani for venture capital in China.

Key words:Venture capital ;Exit mechani ; Analysis ; Measures








第一章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1.1风险投资的内涵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1) 简称是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1]。

1.2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分为融资,投资,退出三个方面。
融资也就是募集基金,分为公募与私募两种方式。前者指以公开的方式向非特定投资者募集;后者指通过私下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而且其所追求的长期投资回报,注定了风险投资更适合于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这类投资者一般具有较强的风险鉴别与承受能力,同时不是通过短期买进卖出获取利差的机构或较富有的个人。按交易方式不同,投资基金分为开方式与封闭式。对于风险投资的低流动性,以及产权固定,封闭式基金显然更有利于从事长期投资并进行相对周密和从容的投资安排。
风险资金来源基本由以下几个方面:(1)富有个人(2)大型企业(3)银行等金融机构(4)政府部门(5)基金会或捐赠基金(6)养老金(7)保险公司等。
投资阶段应该进一步细分为项目筛选,投资安排,项目监控。项目筛选是对投资的前提性工作,投资安排主要研究以何种方式投资于创业企业以及所持股份的比例等,项目监控则是实时地进行风险控制与收益分析。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 将所投的资金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即变现的机制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安排, 是风险投资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从投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科技项目及其产品开发领域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由专业人才管理下的投资机构向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机制,以期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过程中.既承担高风险又谋求高回报的投资行为,通常由风险投资公司以投资基金方式运作。资本周期性流动的存在就构筑了资本退出的有效渠道,使资本在不断的循环中实现增值,并将能赋予风险投资活跃的生命力。

1.3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风险投资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密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外来投资 ,都可视为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扶植高科技产业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帮助许多高技术企业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和成长期,风险投资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正在进入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要想使高科技企业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建立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以推动高科技产业的配套发展[2]。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其实现收益的保障性途径之一。风险资本最根本的特征不仅仅在于它敢冒风险将资金投入到前景不甚明朗的产品或领域中一些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 ,以实现其资本和投资活动的循环流动性。这些企业是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综合集成 ,其价值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财务核算或同类产品来确定 ,只能通过市场评价来发现和实现。风险资本要想获得最高的回报就必须根据这类企业的发展规律,在被投资企业结束高速成长回归正常生产周期前退出投资,以获得高额资本收益率。
良好的退出机制是保持风险投资流动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要求。风险资本是一种需要承担更高风险的权益资本, 其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通过创业企业的高成长可能带来的高回报。但高回报的实现不仅需要找到"准确的入口",即真正高成长性、有价值的企业, 同时还依赖于找到一个"有效的出口",即实现高额回报的退出机制。
良好的退出机制可以为风险资本提供增值和解套的机会,从而促进其迅速发展扩张。良好的退出机制是实现创业资本增值的重要条件。在各种退出机制中,最能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是首次公开上市。
良好的退出机制可以为风险资本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和筛选机制。风险企业只有在风险资本退出后进入市场才能通过市场的信息机制检验和评估其内在价值, 最终将真正有价值的企业筛选出来。所以,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意义不仅是为了风险投资家取得高回报,更重要的是,这一机制越完善, 就越能将真正有价值的企业筛选出来。

1.4四种主要退出机制及其特点

1.4.1公开上市

公开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IPO)。公开上市是指风险投资的股份通过资本市场第一次向公众发行,从而实现投资回收和资本增值。上市一般分为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主板上市又称为第一板上市,是指风险投资公司协创业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挂牌上市,从而使资金退出。这种方式适合处于在成长期的末期、已具备基本规模的中型企业。二板上市又称为创业板市场,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股票市场,其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上市的条件比较宽松,企业进入门槛较低,比较适合于新兴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具有增长潜力的高科技企业。
优点:1、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公开上市可以使之获得丰厚的资本收益。2、对于风险企业来说,公开上市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强原有股份的流动性,同时为企业未来通过增发等方式在证券市场持续低成本筹资提供了有效渠道。3、对风险企业和管理层来说,公开上市发行可以保持管理层的稳定性和企业的独立。由于股权得到分散,风险也随之分散,而且可以摆脱创业投资机构的控制。缺点:1、上市手续繁杂、限制多、费用较多,如承销费用、注册费用、宣传费、会计费、律师费、印刷费等,都对资金的募集提出更高的要求。2、为稳定股价和保护大众投资者,法律规定了上市企业的法人股的锁定期,风险投资家不能再上市后立即退出,这增强了高额回报的不确定性。

1.4.2兼并收购

兼并收购(M&A,Merger And Acquisition)。兼并与收购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投资商通过并购的方式将自己在风险企业中的股份卖出,从而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兼并是只有一家实力较强的公司与其它几家独立的公司合并组成的新公司,而实现较强的公司占主导地位;收购则是指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或者购买目标公司的产权从而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行为。风险企业被兼并收购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一般收购和二期收购。一般收购,是指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将风险企业完全卖给另一家公司。这种方式通常是高科技创业者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将完全丧失独立性。而二期收购则是指风险投资者将其所持有的股份卖给另一家公司,由其继续对风险企业进行后续投资,创业者并不退出风险企业。
优点:1、对收购方来说,直接收购企业比创办新企业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进入新领域也较容易,还可取得技术、规模、市场和竞争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产生综合经济效益。2、对风险投资机构来说,由于出售方式的持有期最短,可以立刻收回投资,还可以减少股价波动所造成的损失,与IPO方式相比,费用低廉、操作程序简单、迅速。缺点:1、不易新找到合适的收购方。2、收购容易使企业丧失独立性,导致创业企业的管理层和经营管理方式发生变动。

1.4.3回购

回购(Buy-outs)。回购是指风险企业管理层或员工以、票据等有价证券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风险企业股份,从而使风险资本从风险企业中退出的行为。风险企业回购主要有三种方式:1、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即MBO)。风险企业的管理层通过融资方式对风险投资部分进行收购并持有,收购完成后公司就由管理层与股东所有。支付方式可以是银行贷款而来的,管理层的其他股权、长期票据等。2、员工收购(Employment Buy-outs即EBO)。风险企业的员工对风险投资部分的股份进行收购并持有,一般操作中要组建一个员工持股基金作为收购资金的来源。3、通过"卖股期权和"买股期权"来实现。买股期权是赋予创业家或公司的一项期权,让其以相同或类似之形式购买风险资本家手中的股票。卖股期权的含义是赋予风险资本家的一项期权,要求创业家或公司以预先商定的形式购买他手中公司的股票。
优点:1、签订回购协议常作为投资不成功时的一种候补性质的退出方式。与兼并收购相比,回购风险企业自己收购风险投资公司的股权,保证了企业的独立性。2、并且回购在风险企业发展前就确定下来,保证了风险投资的收益,减少了不确定性。

3、回购与兼并收购一样费用少、过程简单且所需时间短、便于操作,并且可以完全退出。

缺点:1、由于回购确定较早,风险投资家所得的资本收益往往远低于公开上市方式,有时会低于兼并收购方式。

2、这种方式将更多的风险分摊给风险企业,风险投资所占份额较少。

1.4.4清算

清算 (Write-0ff )。清算退出是在风险投资不成功或风险企业成长缓慢、未来收益前景不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退出方式。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一旦所投资的风险企业经营失败,就不得不采用此种方式退出。清算有三种方式:解散清算、自然清算和破产清算。
优点:阻止损失进一步扩大或资金低效益运营。缺点:1、申请破产清算过程复杂费时,企业还需承担资产评估、审计报告、财产清理、法院判决等各项费用

2、不规范的财产变现方式,难以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要求。

第二章 中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分析

2.1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分析

美国风险投资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历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退出机制。美国风险投资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其发达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相当发达,拥有主板市场、二板市场、NASDAQ市场和地方性证券市场四个层次。特别是NASDAQ市场,为美国的风险投资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渠道, 促进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微软、英特尔、雅虎等一些世界闻名的高科技企业最初都是借助其发展起来的。自NASDAQ市场建立后,美国的风险资本大部分都是通过IPO方式退出的,这也是能给风险投资家和风险投资公司带来最高回报率的一种退出方式。自2001年开始,美国风险投资以IPO退出的数量急剧下降。2000年,以IPO退出的项目数有262个,2001年就猛跌到41个,到2003年只有29个项目以IPO方式退出。近年来,美国风险投资以兼并收购方式(M&A)退出的数量占风险投资退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1997年至今,随着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开始,风险投资家更多地采用并购的方式退出。1998年美国风险企业的并购数目达到186家,募集到的资金79亿美元,同期的公开发行上市却只有77家,募集的资金只有38亿美元。到2001年风险企业并购的数目更是达到324家,比IPO数目高了近十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IPO深受美国二板市场低迷的影响,并购退出在整个风险投资退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表2-1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比较
背景
退出
机制
转让客体
转让
对象
市场
性质
投资
年限
回报
倍数
发生概率(%)
完全失败
清算
资产
企业家
产权
市场
4.1
0.2
20
情况一般
转售
股权
风投
机构
产权
市场
3.6
2.0
10
比较成功
企业
回购
整体或大
宗股票
风险
企业
产权
市场
4.7
2.1
25
比较成功
并购
大公司
产权
市场
3.7
1.7
25
完全成功
IPO
股票
股民
股票
市场
4.2
7.1
20
从美国的统计可以看出,尽管IPO的退出方式回报率最高,但其发生的概率在各种退出方式中仅占20%,与此同时,并购占25%,企业回购占25%,转售占10%, 清算占20%。这表明,相当多的创业企业在风险资本退出时得不到公开上市的机会, 非 IPO的退出方式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4]。

2.2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

相比美国,我国的风险投资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现阶段我国风险投资处于调整阶段,以2003年和2004年的风险投资相关数据为例,国内企业收购和回购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相对于2003年,2004 年以上市方式实现退出的比例增长了7个百分点,达到12.4%。2004年,在有外资参与的项目中,绝大部分都以国外上市的方式实现退出,另外国内创业投资机构也积极通过与国外机构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国内企业海外上市,这也是2004年以上市方式实现退出的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
表2-2 2003年和2004年的风险投资相关数据
退出
方式
上市
国内企业收购
国外企业收购
回购
清算
未注明
合计
2003年
5.4
33.3
7.1
36.3
14.9
3
100.0
2004年
12.4
26.7
2.9
27.6
4.8
25.7
100.0
随着中小企业板块的即将开启和相关政策环境的完善,2005年我国风险投资在退出机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对84投资机构的调查表明,2005年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涉及108个退出项目,金额为11.14亿元人民币。与往年相比, 2005年的退出项目有所增加,投资收益与2004年持平。
图2-1 0

3、0

4、05年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情况

注释:图中数据来源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在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方面,目前我国的退出方式以出售为主。2005年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调查表明,在涉及106个有效退出项目中,项目退出方式以出售(包括原股东/创业者回购、管理层回购、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以及大公司/企业收购)为主,占73.58%;IP0退出的项目数占了20.76%,并且境外IPO所占比例大大超过境内IPO所占比例。由此可见,在国内上市退出渠道尚不健全的环境下,出售仍是国内风险投资项目退出的主要渠道。这是中国创投退出整体回报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2-2 2005年中国境内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分布
注释:数据来源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此外,在风险投资退出项目的投资周期分析中,从投资到退出的周期在2~3年的情况最多,占全部退出项目的30%;其次是投资周期在1~2年的情况,占29%;投资周期在3~4年的占17%。因此,从总体来看,项目的投资周期都主要集中在1~4年的区间,其比例之和占76% ,这表明中国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周期都比较短[5]。

2.3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症结分析

正如现状所示,中国与美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总结无非以下几点:

2.3.1退出场所不完善制约退出

证券市场制度不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门槛高,风险资本投资的中小风险企业很难达到上市的要求。而且我国创业板市场"千呼万唤不出来",即使实现了出台要建设适合风险投资退出的创业板我们还要走一段艰辛的长路。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较短,相关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市场主体亟待规范。
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主要是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与真正的产权交易市场偏差较大。产权交易市场管理混乱。导致了资源过度分散,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运作效率。对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十分不利。产权交易市场自身的发育不全严重影响了风险企业以兼并收购方式退出[6]。

2.3.2 退出环境不健全制约退出

法律环境不健全。目前我国不少现行法律滞后于实践。有关风险投资退出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甚至相互冲突,同时在退出机制一些方面的立法又呈现出大量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制定主要针对风险投资机构,一些风险投资退出行为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我国亟需制定专门的风险投资法。
政策环境低效率。我国风险投资退出中政府的色彩十分浓厚,官僚作风盛行,退出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行政部门的强大阻力,政府的低效率监管和过多介入使得交易规则大为扭曲。
服务环境不规范。目前我国机构的服务职能估值科学性和真实性都远不能满足退出要求,其服务不到位、评估准确性不够均在退出时给退出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
文化环境落后和诚信缺失。我国的大型公司通常倾向自己研究项目,不乐意进行兼并,中小风险企业的管理层和创业者也不愿意通过被兼并实现退出。诚信缺失的文化环境也严重制约了退出,退出时常常会出现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真实等问题。

2.3.3退出主体有缺陷制约退出

投资机构产权结构有缺陷。我国大部分风投机构均由政府出资设立,并按国有企业模式运作。这种情况下的退出决策往往不是最佳的,风投机构的产权结构问题严重制约了风险资本的顺利退出。
投资机构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我国的经济运行模式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能基本是分开的造成国内缺乏集企业管理、技术研发、金融知识为一身的管理人才和创业者。正是由于缺少相关的高素质人才,风险投资机构在进行退出决策和退出实务操作时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影响风险投资的顺利退出。
风险企业产权不明晰。我国不少风险企业脱胎于研究机构、高校等,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模糊难以在法律的基础上用合同的形式界定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难以塑造合格的风险投资退出交易主体制约了退出。

2.3.4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单一

与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退出方式如公开上市、企业出售、股份回购、公司清算等方式相比,我国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和制约,实际可以运用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极少。以美国为例,由于其相对完善的市场,使得其在证券市场萎缩的情况下由过去的IPO为主转为收购兼并为主,而我国的市场环境由于限制较多、国内风险企业实力有限使得收购兼并并不能成为完全的主导方式。并且这一方式也无明确的法律地位,由于法人股不能流通,只能采取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并且多以方式交易,这就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利得,同时增加了转让的难度。
第三章 取长补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3.1构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世界各国发展风险投资的经验表明,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是风险投资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风险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资本退出目标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尚欠完善,诸多限制条件制约了风险投资的运行发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现状,笔者认为,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应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易体系。从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两个角度考虑,建立和完善这一交易体系的工作重点包括两项:
(1)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逐步建立我国的二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为风险资本的IPO 退出方式创造条件。建立专门面向创投企业的二板市场,是世界各国支持风险资本融资和退出的通行做法。我国虽然已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块,为风险资本的融资和退出开辟了初步渠道,样统制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