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 录
引 言1

一、 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现状2会计毕业论文www.328tiBet.cn

(一)融资成本高3
(二)融资渠道单一3
(三)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4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4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4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4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6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对策9
(一)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10
(二)中小企业提高自身总体素质,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11
(三)加快改革步伐,强化经营者素质11
(四)加强内控建设,提高信息可信度11
(五)强化信用观念,长期化密切银企关系11
(六)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变12

(七)中小企业集群融资12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论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与对策
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却面临诸多制约和阻碍因素,其中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面对融资困境,应从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自身总体素质,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加快改革步伐,强化经营者素质、加强内控建设,提高信息可信度、强化信用观念,长期化密切银企关系、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变、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等方面寻求对策。本文对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分析了融资现状和融资困难的原因,并针对困境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 融资 困境 对策
引 言
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短缺是各国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漠视,致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进而导致中小企业发展遭遇"瓶颈",企业成长陷入困境。显而易见,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通,这也是最难以突破的"瓶颈",自98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各界人士达成的共识中,各级政府和各种金融机构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环境的举措,但总体上看来,效果不是很明显,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结合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措施,进一步探讨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法。
一、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2930万家,占我国全部企业总数的99.70%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实现全国利税的43.2%,吸收了全部就业人数的75%。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关注,但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融资困难的处境,资金无法得到满足。 表1: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状况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国有银行贷款总额(亿元)
15166.6
31602.9
47434.5
112314.7
131293.9
中小企业贷款额(亿元)
15.6
34.1
53.818
918
1058.8
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重(亿元)
0.1
0.1
0.11
0.8
0.8
上表中数字显示了我国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额以及贷款比例,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取得贷款。这就严重制约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和规模扩张。
另外,从下面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表2:我国中小企业各渠道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
2003
2004
2005
内部融资
55.4
48.7
48.7
正规融资
银行贷款
34.5
40.9
40.9
发行股票或债券
0.0
0.1
0.1
外部企业或自然人入股
0.3

1.9
9

政府拨款
0.2
0.3
0.3
非正规融资
向其他企业借款

2.0
7
7

向亲友借款

1.9
0.9
0.9

其他
5.6

4.3
3

由表中数据显示,正规金融占外源融资的80%以上,正规金融中间接融资(银行贷款)占95%左右。可见。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在这样的环境下,国有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数额却逐年减少,私营中小企业以及个体企业获得的贷款比逐年下降,这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成本高
融资成本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筹资数额)较少,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誉较低,在融资过程中支付的其他费用(筹资费用)相对较高。由融资成本的计算公式:
融资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
可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大型企业较高。
另一方面,从抵押贷款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的拍卖市场不健全,导致银行取得抵押资产变现困难,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其利率一般都高于大中型企业。由银行借款成本的计算公式:
K= i(1-T)
(K代表银行借款成本,i代表银行借款利息率,T代表所得税税率 ) 可知其融资成本也高于大型企业。如果中小企业采用担保的形式贷款,也需要向担保公司支付贷款额度的1.5%--2%的担保金,担保公司同时还会要求企业以资产进行反担保。
(二)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无非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严格的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中小企业上市门槛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金融体制、融资环境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完善、不规范问题,中小企业即便拥有较好的项目也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无门,部分中小企业被迫无奈,只能求助于个人。根据统计,上海的中小企业的长期资金有43%是来自于上级部门,其次是自筹资金,占27%,而从银行取得的贷款仅仅占6%。
另外,中小企业因其经营灵活的特点,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抵押的条件,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往往要求企业以资产抵押。但由于抵押贷款手续繁琐,评估费用又高,消耗时间长,中小企业难以接受这些现实。
(三)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
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为存贷业务,并且对中小企业的存贷业务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成立了相关的机构,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各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提出了过高的条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除上述几点问题外,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还存在着取得贷款所需时间过长,贷款的使用期限短,企业难以达到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等等一些其他的问题。
以江阴高利特食品有限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在食品领域拥有肉兔、肉鸡、调理食品三大产业链,形成了进出口贸易、国内营销、食品制造、畜禽养殖、种苗组配、蔬菜种植等多个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单元;食品产业的加工优势明显,年加工总能力10万吨以上,消耗各类农副产品原料20多万吨,冷库总容量10000吨,日速冻和保鲜能力800吨;产品销售体系和国际国内市场网络健全,产品畅销日、韩、欧盟、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就业人员达5000人。2008年该企业共销售收入23亿元,净利润1.2亿元。所属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0双认证,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食品工业100强,全国优秀食品龙头企业、全国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全省诚信守法民营企业和无锡市AA信誉企业等荣誉称号。该企业设有专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年进出口贸易额达6000万美元,结算方式以电汇、信用证为主,进出口贸易国家以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为主。2009年签订订单月6200万美元,本年度集团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该公司需中小企业融资人民币1亿元,主要用于组织货源、支付工资及出口垫资等。因规模扩大,资金成了一个难题,中国银行结合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为该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贸易。中小企业融资授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融资方案,以支持企业生产基地生产经营;对专业进出口公司提供贸易中小企业融资授信支持,以解决企业在贸易方面资金需求。授信条件为集团公司连带责任担保,同时提供相应部分资产抵押。面对目前企业抵押物不足情况,可灵活采取货物质押、考虑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解决。具体中小企业融资金额390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2900万元,贸易中小企业融资1000万元,贸易中小企业融资授信以银行结算品种为主导,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
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许多中小企业翘首以待。而在过去,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提高了贷款的条件,规范了贷款的程序,商业银行不会为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降低贷款标准,实际上,中小企业能否取得贷款的关键,不是在于银行,在于企业本身。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抵押资产少,企业信誉偏低等先天的缺陷,又因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低,财务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大,产品科技含量低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的效果。
1.缺少可以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
当前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经营的风险,在为企业提供贷款时,一般会要求企业以优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我国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负债能力低,大多不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至于担保,目前商业银行规定只有信用等级A以上的企业才能提供担保,但是我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少,中小企业无法互相担保。大企业一般不愿为中小企业担保,即使愿意,往往也会收取较高的担保费用,加大了融资的成本。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为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拒贷的比例为32.3%,合计总拒贷率为56.1%。
2.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利于银行对企业资金的监督
因为我国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化管理模式或是靠"豪情壮志敢想敢干"起家,大部分采用个人主业制和合伙制,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限制,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着大量漏洞。另外,缺乏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降低了资金利用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缺乏详细的资产负债信息与其他财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银行无法有效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掌握企业的资金运用状况。又因为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大多采用交易的方式,无法取得相关凭证,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资金监管的难度。
3.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等级偏低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许多中小企业不能列入银行信贷支持的行列。部分企业多开户头,多头贷款,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有效监督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一些中小企业通过制造虚假的交易合同,资产证明等套取银行的信贷资金的行为常有发生,再以不规范的资产评估,资本运作、破产、改制等手段逃避银行债务,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北京某国有银行,在与其有贷款关系的94户中小企业中,近半的企业借机逃废银行债务,总额高达94671万元。商业银行投放给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损失严重,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危害金融完全,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4.抗风险能力低,经营风险高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具有较高的失败率,有70%-80%的 中小企业的生存期不过3-5年,10%-20%的中小企业在5-10年内就要关门大吉。能坚持15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仅占5%左右(国家经贸委2006年8月25日)。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差,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导致了较高的破产率。致使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下降。因此,对中小企业贷款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同时,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一次性量小,但是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融资的成本。
5.粗放式经营,加剧了融资矛盾
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另外,藐视"基本建设程序"决策中忽视"定期规划",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先期投入没有效益,造成大量资金沉淀,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6.信息不对称,加大融资难度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没有经过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盈利能力难以预测,产品质量较差,产品老化,档次低等问题严重,经营规模小,其经营活动状况外界不易了解,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银行承担了过多的风险,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加大了融资难度。
(二)外部原因
1.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
随着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都加强了对风险的管理,由于原来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的歧视并没有改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往往出现"惜贷"现象,如表所示:
表3:银行对企业贷款申请拒绝情况和银行贷款在企业来源中的比例
企业规模(人)
小于51
51-100
101-500
大于500
拒绝次数比例(%)
 78.92
57.87
44.18
24.34
银行贷款比例(%)
 5.4
20.6
22.6
47.1
企业寿命(年)
小于2
2-4
 4-5
 5-8
大于8
拒绝次数比例(%)
 72.44
49.07
 4 6.97
 45.79
34.98
银行贷款比例(%)
 1.2
5.2
 17.6
25.3
36.1
(1)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偏高
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的原则与高风险,高成本的贷出款是相矛盾的。
一是银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是基于对客户各方面的信息的了解,如企业的经营规模,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贷款本息,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等等,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在行业内并不占有重要位置,所以 银行掌握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就比较困难,又因为中小企业因其规模的限制,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使银行难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来掌握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难以掌握企业的财务指标。另外,中小企业之间的 交易往往采用直接交易,缺乏有效的交易凭证,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后,不能 有效的进行监督,因此,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商业银行往往采取谨慎的态度。
二是中小企业贷款数额较小,贷款次数频繁,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每一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与大企业相同,发放程序,审批环节缺一不可。据测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要高于大企业的5倍左右。从而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经济性,这使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前提的商业银行不乐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另外,在信贷市场上,利率的提高造成逆向选择的进一步扩大。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确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水平。这样又会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因为贷款利率过高而退出信贷市场,甚至逃废银行债务,而此时,银行发觉自身面临的风险后,又会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抑制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认识到了国内金融业的不规范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对各个商业银行的监督与考核。加强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加快了改革步伐。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普遍的采用了授权授信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对基层银行贷款的控制,实际上是将贷款权上收,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利极为有限。这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灵活经营的特点,使中小企业丧失商机,失去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实行贷款责任人制度,这使信贷员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把贷款风险与信贷员的工资,奖金,级别挂钩,如果信贷员发放一笔贷款,就必须为这笔贷款负责,如果银行无法收回这笔贷款,就会直接影响信贷员的薪金,福利。所以大部份信贷员为了减少个人承担的责任,极少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3)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的歧视
银行针对中小企业采用信用评级制度,银行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企业规模为基础,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不是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评定办法,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偏低。根据2005年济南市人民银行对该城市3682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调查来看,AA的只有62户,占1.7%,A的294户,占8%,的552户,占15%。在工商银行评定的35万户中小企业中,信用等级在BBB以下的业占88.36%。本来就规模小,信用差的中小企业,又加上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低估了中小企业的资信,导致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除了银行方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以及现行的体制不够完善,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自从建国以来,我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采取过一些限制措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经历了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后,我国政府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对经济稳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将中小企业的发展视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此期间,中小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1978年到1997年之间,我国的乡镇企业总数增长了14倍,就业人数增长了3.2倍,并且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业增长了98.7倍。在1999年修改宪法时,将私有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偏见仍然存在,对发展中小企业的认识仍旧不足。虽然对中小企业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本应该享受的优惠并未实现。政策偏向与国有大型企业,甚至部分地方政府把提出的"抓大放小"的方针错误的理解为不管中小企业,让其自生自灭,政府只管经营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得不到政策的支持,其发展理所当然受到限制。
目前,中小企业主要有3种外部融资渠道即发行债券、股票、向银行贷款。我国的证券市场优先为国有大型企业上市服务,国有企业优于集体企业,集体企业优于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受到严格的条件限制,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还面临着明显的所有制障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风险高,手续繁琐,发行额度又小,消耗时间长,因此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资金。这些政策堵死了中小企业的前两种融资渠道,迫使中小企业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
3.我国小型金融机构发育不完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因为我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理论上应该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贷款。它们规模小,资金少,无力为大型企业提供长期大额贷款,但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有信息上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通常局限于当地,同客户接触频繁、全面,对当地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能很好的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防范企业的道德风险,使贷款的风险大幅度降低。并且能够有效的监督企业。理论上应该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但事实上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其应该发挥的功能。
4.缺少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
我国社会的担保功能发挥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在我国的31个省,市中,已经有超过100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但从发挥的作用来看,担保机构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本身的运作存在问题,制约了资金的扩充,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运行不畅。第二,缺乏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第三,财政,经贸委和银行三方面的协调配合不够密切,一些具体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影响发挥担保功能。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我国当前日益恶化的失业问题和经济增长缓慢,市场缺乏活力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资金的缺乏仍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小企业没有资金,生产设备得不到更新改造,经营效率低下,无力开发市场,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难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从国家、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很难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这就堵死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大门,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开辟其他的融资渠道来满足自身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不妨试下以下几种非正式融资渠道:
目前,非正式渠道融资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一是企业职工集资,即向企业职工发行股权证或是集资券;二是社会集资,即向企业以外的个人或其他法人单位筹集资金;三是由一些基层单位出面举办的集资活动。在美国,私募有着严格的规定:首先,任何私募的范围只限于具有一定资格的投资者和一定数量的普通投资者。所谓具有一定资格的投资者是指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及其他公司等投资机构和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的富裕家庭,在我国,可以适当降低一定资格投资者的标准。普通投资者虽然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应该有相关知识和风险判断能力,且数量不能超过35名;其次,私募不能公开通过广告、募集说明书等形式来推销证券和募集资金。
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非正式渠道融资发挥了相当大作用。我国一些民营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私募的资金。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有关私募的概念,再加上对于民间金融活动的风险性和诈骗性的过度担忧,因此私募一直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规范。然而,中小企业纷纷从非正式渠道筹资说明了私募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政府应该重新审视有关政策,采取措施,适度发展我国的私募市场:首先要依法律的形式规范其合法范围,规模、形式、还款期限、利率及资金投向等。其次,允许以私募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原则上一美元、一个人就可以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比较严格,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自然人以发起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发起人必须多于5人,而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又必须公开募集,这就加大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难度。通的对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