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几点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一些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褒贬不一。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阐述了从债务成因看债务,从政治角度看经济,以发展眼光看未来的观点,并提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几点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字:债务风险防范会计生毕业论文范文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事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家四万亿扩内需计划推出,地方政府建设性融资快速增长。据权威数据,截止2010年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占同期GDP的26.93%,占同期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的129%;省、市、县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52.25%,加上地方政府负有偿还担保责任的或有负债,债务率为70.45%;融资平台公司和政府机构成为举债主体,举债占总债务的79%(以上数据来自审计署2010年5月审计报告)。考虑财政数据收付实现制的影响,基层部分基建项目支出未统计在内,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数字肯定还要大,有关部门估计在12万亿左右。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分析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现行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不对称造成的,尤其是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为增强调控能力,集中财力办大事,不断提高税收分成比例,地方政府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员、公务、民生及各项建设支出,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不得不举债度日。从这一点上说,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有其必然性。具体分析,债务成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财力不足

以莱芜市钢城区为例, 2011年可用财力在3.4亿元,人员支出1.3亿元,公用经费2000万元,农业、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法定和民生配套支出1.4亿元,剩余5000万元资金,除负担以前年度借款利息外所剩无几,是典型的“吃饭”财政,“温饱”财政。

(二)发展支出压力大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在“吃饭财政”现状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诸多重任,不得不依靠举债融资。截止2010年底,地方各级政府已支出的债务余额中,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保障住房等公益性、基础性设施项目,占已支出债务总额的87%。关于会计的毕业论文

(三)“三项”工程加剧了债务负担

楼、堂、馆、所建设形象工程,招商引资税收先征后返、变相补贴政绩工程,迎来送往、检查评比、各种名目的“年、节、周、会”面子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政府负担。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债务在弥补地方财力不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然而,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当前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债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是举债无序。当前,地方政府融资举债规模大,隐性举债、多头举债、盲目举债行为普遍,城投债、产业债、中期票据、BT,甚至摊派集资,融资渠道和方式不一,利率和偿还方式不一,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二是监督不力。由于《预算法》明确地方政府不列赤字预算,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但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约束机制,效果不理想,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底数不清、偿债能力低、偿债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突出。

(二)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

一是效益观念淡薄,收益不高。政府举债资金大部分用于民生保障、城市道路、环境治理等公益项目,本身没有收益;就是有收益的高速公路、学校、医院建设等项目,也缺乏严格的成本收益论证,项目投资回收期长,年度债务利息支出较大,偿债压力和风险大。二是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由于一些地方盲目举债,缺乏严格的项目论证,或对投资环境变化缺乏应变机制,致使一些举债资金无法投入使用,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和浪费。三是违规使用债务资金,源于:毕业论文总结http://www.328tibet.cn
随意变更资金用途和范围,挤占挪用问题严重。

(三)财政违约风险大论文会计

一是政府举债行为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没有进行前期周密的项目论证和投资风险分析,盲目举债和大规模融资,强调发展却不顾科学,透支了地方发展潜力。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依法管理意识淡薄,重举债、轻偿还的意识严重,举债规模和偿债能力不配比,也没有充分的偿债资金计划安排,靠举新债换旧债,一旦不能举债,就会导致一些呆坏账发生,增加了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甚至引起群众等件。

三、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几点对策

为进一步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实现债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健康化运行,2010年,国务院下达《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关于规范地方各级政府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的通知》;今年3月中旬,中国银监会发布《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规定各银行原则上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对平台贷款监管依旧秉持“政策不变、深化整改、审慎退出、重在增信”的方针,旨在限制政府举债融资。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遏制地方政府举债冲动,防范财政风险,成为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看待这一问题,两点需要明确,一是要用政治的眼光来看经济,从宏观和全局来看国家财力,今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突破11万亿,我国外汇储备也有1.2万多亿(美元),不存在全局性的债务风险,从中国政治体制分析,也不存在地方政府破产可能。二是要用发展眼光看未来,债务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发展问题,发展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

(一)健全完善财税体制,增加地方政府可用财力

一是在鼓励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合理划分地方财权事权,遵循财权与事权对等的原则来分配财权。完善税收体制,合理划分税种格局,合理安分享比例,积极发掘能给地方带来稳定收入的税种,同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二是理顺管理机制,使债务管理有序发展。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变堵为疏,打破地方不列赤字预算规定,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发债,纳入预算管理,增加政府债务透明度,便于财政监督,减少债务积压风险。三是畅通融资渠道,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公益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筹资、投资格局。源于:论文格式排版http://www.328tib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