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理由-基本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资源已经成为政府决策者、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大量投入取得的,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而不是效益型的发展,造成生态资源价值补偿严重不足,从而进一步导致环境问题异常突出。如何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尤其是税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建设以和谐为内涵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公共产品,我们根本无法界定其产权,可是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又会对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影响。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为“免费搭车”经济行为产生的外部效应以及由于市场不健全、市场成本过高等造成的市场缺陷。运用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阐述。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博弈中,我们如何使这两者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共分五部分,文章的整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绪论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综述国内外环境保护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结构、方法、创新及不足。第一章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税费制度情况及其缺陷,本章分别从环境保护收费和环境保护税收两个层面介绍了我国的制度建设情况,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税费政策存在的制度缺陷,从而论述我国在环境保护税费的形式选择。第二章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基础、意义及条件,本章阐述了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条件。第三章国外主要国家环境保护税的经验及其借鉴,研究了国外主要国家环境保护税收的先进经验,分析了国外环境保护税发展的三个阶段,总结了有代表性国家的先进做法。第四章我国环境保护税的制度设计,分别论述了税制设计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税制要素设计方案以及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配套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一是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阐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必要性、迫切性;通过规范分析阐明环境保护税的设计思路、要素的设定,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应采取的对策。二是采用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象分析阐明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具体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找出环境保护税制度设计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结合当前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在环境保护税的制度设计方面,本文提出了在“保持宏观税负、避免重复征税”的原则下,将现行的收费制度进行“费改税”设计、将资源税整体改制为环境保护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整细化该税种具体征收税目等政策建议;同时,在分类征收、分类设计、分期规划的原则下,对不同的征收对象、不同的税目采取从价计征、从量计征以及复合计征等不同计征方法。由于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知识结构不完善,对经济模型、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解度浅,所以在论述环境保护税问题及税制设计上存在偏颇之处。关键词:环境保护税环境收费生态建设制度设计
本文由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6Abstract6-9目录9-12绪论12-170.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2-130.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3-150.2.1 国内的研究现状13-140.2.2 国外的研究现状14-150.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50.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15-160.5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16-171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税费制度情况及其缺陷17-251.1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税费制度情况17-211.1.1 环境保护收费制度情况17-191.1.1.1 排污收费17-181.1.1.2 污染处理费181.1.1.3 生态环境补偿费181.1.1.4 水资源费181.1.1.5 矿产资源补偿费18-191.1.2 环境保护税收制度情况19-211.1.2.1 增值税方面191.1.2.2 企业所得税方面19-201.1.2.3 消费税方面201.1.2.4 资源税方面201.1.2.5 耕地占用税方面20-211.1.2.6 车船使用税方面211.1.2.7 城市维护建设税方面211.1.2.8 关税和营业税方面211.2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税费的制度缺陷21-251.2.1 环境保护收费政策不合理21-231.2.2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只重视正激励,缺失反抑制力23-241.2.3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没有形成目标体系24-252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基础、意义及条件25-332.1 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基础25-272.1.1 生态环境价值论252.1.2 外部性理论25-262.1.3 公共物品理论26-27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272.2 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现实意义27-302.2.1 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27-282.2.2 有利于“绿化税制”,完善税制结构282.2.3 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82.2.4 有利于体现效率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28-292.2.5 有利于突破“绿色壁垒”和有效防止国际间污染转移292.2.6 有利改善能源消费结构29-302.3 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条件30-332.3.1 法律框架日趋完善、法律依据已经具备302.3.2 经济个体改革和发展势头良好30-312.3.3 政府民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可接受性明显提高312.3.4 开展系列研究探索政策设计312.3.5 环境监测技术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31-333 国外主要国家环境保护税的经验及其借鉴33-383.1 国外环境保护税收的发展阶段33-343.2 主要国家的环境保护税收措施34-383.2.1 美国的措施343.2.2 瑞典的措施34-353.2.3 荷兰的措施353.2.4 丹麦的措施35-384 我国环境保护税的制度设计38-454.1 税制设计的总体思路38-394.2 税制要素的设计39-424.2.1 征税范围的选择39-404.2.2 纳税义务人的确定404.2.3 税目的设计40-414.2.4 纳税环节的选定414.2.5 计税依据的核定41-424.3 开征环境保护税的配套措施42-454.3.1 环境保护税的立法42-434.3.2 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434.3.3 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调整43-444.3.4 税收征管措施的完善44-45参考文献45-48致谢48-4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