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审计基于审计信息供需风险导向审计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审计环境的变化使得审计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不断变化,需求的变化推动着审计信息供给的变化,审计信息供给方在研究需求方需求变化的同时通过改善自身审计技术,促进了审计模式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审计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和需求的变动为轴心,是审计信息需求方与审计信息供给方之间的矛盾运动而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财务会计论文题目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主体 审计信息需求 审计信息供给
一、引言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如何分配审计资源、如何控制审计风险、如何规划审计程序、如何收集审计证据、如何形成审计结论等问题。审计环境、审计风险以及审计需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审计模式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审计模式的发展是不断适应审计信息需求方需求以及审计信息供给方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传统审计模式册会计师直接对被审计单位采取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往往会因为不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企业的性质、目标、经营战略和相关的经营风险,以及与企业相关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等情况,容易犯下“管中窥豹”的错误,特别是当企业的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以其他方式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时,传统审计方法更是很难规避。21世纪初,安然、世通、琼民源等重大财务欺诈案例不断出现,导致社会对审计职业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社会公众不约而同地质问“审计师在哪里”,因此一种既能保证审计质量又能提高审计效率,同时还能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审计方法成了必然趋势。风险导向审计核心思想是认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它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来确定检查风险,从企业的整体层面分析着手,通过对重大错报的评估来决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建立企业财务报表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所涉及的范围比传统的审计模式更宽,分析对象扩大到企业面临的整个风险管理范围,更符合现代审计所处的社会环境,促进审计人员能更好地达到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也更能满足审计信息利害关系人以及独立审计供给方的要求。

二、从审计信息需求看风险导向审计

(一)审计信息需求的主体分析。任何事物都是基于某种客观需要,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演进的,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亦是如此。
1.企业对审计信息的需求。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随着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企业财产所有者通过制定契约(如公司章程,契约协议,奖励计划,补偿成本等)限制管理层自身机会主义行为。这一系列契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需要管理层对此进行监督,只要监督活动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所有者就有动机聘请审计师进行监督,以降低成本。因此,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所有者或者股东自愿需要审计信息。
2.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审计信息的需求。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公司股权逐步分散,企业管理层的责任范围也从原来只对股东和债权人负责扩大到包括诸多利益相关者,诸如债权人、现实或潜在投资者等社会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迫切需要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流量以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时就需要引入外部的独立第三方进行监督并缓解信息不对称,因此产生了对独立审计的需要。这一部分的审计信息需求者虽然并不承担审计费用,但总是希望最大限度的符合自身的利益,因此对审计信息质量反而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帮助其作出相应经济决策。我国审计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并以积极的方式发表专业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虽然审计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是审计的本质目标却没发生改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审计的方法和范围却在相应的变化。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企业财务欺诈案例也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的指控案件也越来越多。在新的审计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的压力下,审计人员要合理的保证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就不得不充分把握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的情况,通过多渠道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但是内控导向审计模式固有的局限性限制了审计人员的视野,它的缺陷使得审计人员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而也不断受到诉讼的威胁。注册会计师为了提高审计的功效,开始探索和开发新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便随着审计环境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应运而生。
3.政府及法律法规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政府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政府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是强制性的需求。实际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政府规范对高质量的审计信息供给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从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有关部门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最早的是 1980 年财政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规定外资企业会计报表要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是我国第一批关于审计信息的法定需求;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新《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同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2010年11月1日,由财政部发布修订后的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从审计信息供给方的角度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确立了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注册会计师为实现总体目标而需要执行审计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承担的责任。政府及法律法规对审计信息的强制需动了高质量审计信息的供应。(二)审计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经济学对需求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审计信息利益集团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下对审计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称为审计需求。对审计服务具有购买意愿且具备支付能力才能构成有效的审计需求。审计服务的需求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除了随机因素的影响外,通常影响审计需求的因素有:审计服务的、相关服务、审计信息利益集团的支付能力、审计信息利益集团的偏好。
在一般情况下,审计服务的与需求量呈负相关状态,审计服务的越高,需求量就会越少,审计服务的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从相关服务角度考虑,在资本市场上,除了审计师提供有助于增进财务信息价值的服务,还有其他信息提供者竞争,如果具有替代性质的相关服务的上升,则会引起审计服务的需求量增加;审计信息利益集团的支付能力是对审计服务购买意愿的一种限制,缺乏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只是反映需求者的良好愿望,并不能构成有效的审计需求。审计利益集团的支付能力越强,对审计信息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审计信息利益集团的偏好引导着审计信息供给的方向,是推动审计服务供给发展的内在动力,审计信息利益集团对某种审计信息的偏好程度增强,则这种审计信息的需求量便随之增加。早期的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审计信息利益集团通过审计来了解管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但随着经济环境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审计人员被重新定位为“看门人”,审计人员从内部控制入手进行抽样审计,仅仅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发表意见。到20世纪后期,在高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因企业经营失败或管理层当局舞弊破产倒闭的事件大量出现,审计信息利益集团对审计人员的期望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发表意见,还要求他们查找重大的错误和舞弊,审计人员只能转变为“经济”,承担起信息风险降低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审计需求在不断变化,并要求审计信息的供给去适应实现变化的需求。

三、从审计信息供给看风险导向审计

(一)审计信息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和需求是相对的概念,审计供给是指审计师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每一下对审计服务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只有在审计人员既有意愿又有能力提供时才构成有效的审计供给。作为独立审计市场的供给方,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市场经济的衍生品,其提供的审计服务应来自市场的需求,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才有可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审计供给受许多因素影响,一般认为有:审计信息、相关服务、审计技术能力、提供审计信息的成本。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审计信息的与需求量呈正相关状态,即审计信息越高,供给量就会越大;相反,审计信息越低,供给量则会越小。从相关服务的角度考虑,如果具有替代性质的相关服务上涨而审计信息没有变动,或者审计信息上涨幅度低于相关服务,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和资本逐利原则前提下,则审计师就会转而投入利润更高的相关服务,使得审计信息的供给量减少。
(二)审计的技术能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还要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如果在技术方面无法实现,那么这种需求也不能成为有效的需求。回顾审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相对于审计需求而言,审计的供给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早期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审计目的阶段,注册会计师采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以公司的账簿和凭证作为审查的出发点,对会计账簿记录进行逐笔审查,检查各项分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获取审计证据。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急剧增加,会计账目增多,企业建立起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信息使用者在关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同时也日益希望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目标也逐渐从揭弊防错发展到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因此早期账项基础审计模式越来越不可行,为了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必须寻找更为可靠和有效的审计方法,进而发展为内控导向审计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形势下经济环境的剧变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加剧,管理层舞弊案件也是有增无减,这些管理层欺诈给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排除审计人员独立性风险,审计人员从技术上究竟能否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欺诈和舞弊?如果审计人员不能改进其审计技术以满足社会需求,其审计服务的社会价值究竟何在?面对审计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公众的压力,注册会计师采用内控导向审计模式在规避三类审计风险——误报、违法舞弊和经营失败方面表现出的审计技术力不从心,因此加快了审计职业界对新的审计方法的探索。1994年左右,一个看似简单的观点引起审计职业界的注意:经营风险驱动审计风险。也就是说任何影响审计客户实现其经营目标的潜在风险,都可能是审计风险的来源。注册会计师审计逐渐从内控导向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既关注和评估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又关注和评估企业所面临的外部风险,通过对重大错报领域的评估针对性的设计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使审计风险的控制更加科学有效。从审计模式的变更可以看出,如果审计方法无法为满足审计需求提供保障和支持,则审计需求只能成为一种愿望,只有在技术上可行时,审计需求才有可能实现。审计技术与审计需求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审计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提供审计服务的成本。审计供给方在向需求者提供审计信息服务时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为完成审计工作所耗费的成本以及审计风险的控制成本。审计需求最终得以实现,不仅要有提供审计服务的技术保障,还需要符合审计供给方的“成本—效益”原则。如何在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要求的同时在现有的条件下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是审计界始终关注的问题。我国学者王会金认为,降低审计成本一个可行的途径在于通过探索开发新的审计模式来提高审计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成本支出。
由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所涉及的范围比内控导向审计模式更宽,分析对象扩大到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范围,对风险的评估除了包括财务报表项目本身的风险外,更多地考虑企业的经营分析,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评估,寻找与经营风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高风险审计项目,从而集中力量揭露重大错报和舞弊,最大限度地降低检查风险,使得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风险评估阶段所耗费的审计资源势必较以往审计模式会相应增加,但是根据Turley教授的研究表明,一开始转换审计的成本非常高,但是这个成本可以在以后逐渐消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并不是最昂贵的审计。如果不进行风险分析,只进行细节测试,细节测试将会变得盲目且缺乏合理的基础。风险导向审计根据对风险的评估确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针对性的实施审计程序,减少“地毯式”审计造成的审计浪费,把更多的审计成本投入到关键的审计重点上,在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之间寻找均衡点。

四、结论财务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审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是相对应的概念,企业自身对审计信息的自愿性需求、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审计信息期望以及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对审计信息的强制性规定推动着高质量审计信息的供给,促使审计职业界不断的探索适应公众需求的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明辉.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

2.

胡春元.风险导向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会金,刘瑜.风险导向审计缺陷与现代模式的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2).
4.W.Sturt Turley,W.Morley Lemon,Kay W.Tatum.Developments in The Audit Metho-dologies Of Large Accounting Firms[M]. London :Auditing Practices Board,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