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新旧基于新旧会计准则车间修理费用会计处理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人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对比,发现其对车间修理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相差迥异,并根据新会计准则下对车间修理费用处理方法产生的问题进行论述,结果新会计准则对车间修理费用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并为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旧会计准则 车间修理费用 会计处理
目前,对车间修理费用的会计处理,在2012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作了以下规定性的处理,即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发生时计入期间费用。但是,外界却对此规定一直争论不休,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为此,本文对照新旧准则中对于车间修理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作出以下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车间修理费在新旧准则下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费用化条件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按照固定资产的用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这就说明,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而2012年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应当费用化,计入期间费用。因为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大修理费用等支出只是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一般不会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新准则下车间修理费用会计处理新规定所带来的问题

与2001年颁布的会计准则相比,其变化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不符合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不再进行预提、摊销处理,而是在它发生时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二是由于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是计入期间费用,而不是制造费用,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则不再含修理费。
但是新准则把车间修理费计入期间费用,而不再计入制造费用,笔者认为该规定有些问题有待商榷,具体如下:

(一)违背了费用划分原则

企业的生产费用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应该直接或者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是属于产品生产所承担的费用;而期间费用与特定的产品不存在直接联系,而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相关,所以应计入当期损益。而为生产特定产品而专用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修理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与产品生产相联系,应该计入制造费用,若将其一概计入期间费用,则混淆了产品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容易发生借此调节各月生产费用和各月损益的做法。

(二)不利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

按新准则的要求,车间修理费用不再计入产品成本,将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该行业的成本消耗水平,这在一些修理费用占总成本比重大的行业中尤为突出。例如物流行业主要是利用货车等大型车辆设备来进行运输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所以该行业的主要成本应该包括了运输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还有就是装卸费等。与一般工业企业核算不一样的是,物流行业不存在材料费,所以将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对企业经营期间所进行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 。

(三)违背了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即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分摊也多的原则。而且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某一会计期间确定收入后,必须确认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这才能正确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从而为企业正确评价经营效益提供依据。新准则下,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办公费、水电费、五险一金等费用都按配比原则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中的配比原则。但与企业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车间修理费用却计入了期间费用,这完全违背了配比原则。

(四)不便于对期间费用的控制与对管理者的评价

从管理角度而言,车间机器设备维修费用支出水平,主要还是取决于生产车间人员的生产管理水平,与企业的管理者并无直接联系,所以若把车间修理费用一次性计入期间费用,会导致管理费用出现不合理的增大,那么这些管理数据就不能作为对企业管理者进行考核评价的指标了。

(五)不利于产品以成本为基础进行的定价

按照新准则规定,车间设备所发生的修理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能真实反映整个产品成本的实际消耗,将导致所核算出来的成本信息的可用性减少,也就不利于企业以成本为基础所进行的产品定价决策。

三、车间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毕业会计论文

车间修理费用是属于费用化的支出,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应该在发生时一次性计入期间费用,但是这样进行会计处理会导致产品成本下降,期间费用增大,最终使企业会计利润减少,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情况。
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是为生产产品购置的,无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最终都要计入产品成本中,才会符合“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所以,对于车间修理费用可以按照发生的地点及用途进行归集。如果车间某一生产设备只是用于生产某一种产品,就可以直接把该设备所产生的修理费用明确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但是如果该设备不仅仅进行单一品种生产,而是多品种的生产,那么相应的会计处理就会发生变化——应该先对车间所产生的修理费用进行归集、然后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和方法进行分配,最后计入各自的产品成本中。
这样处理,避免了因为把车间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造成成本范围的缩小而给企业管理决策带来的不利,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空间。
参考文献:
邵瑞庆,杨文超.关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会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08
曾宪军.浅析新准则下固定资产修理费的会计处理[J].商场现代化,2012
[3]张素云.固定资产修理费账务处理的职业判断与财务影响[J].商业会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