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会计特性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
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原则和策略》一书问世,书中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成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1921年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颁布,“预算制约”作为科学管理原理中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决策会计所定决策目标的具体化与协调化,又是对决策目标的贯彻执行落实责任与指导行为的重要规范。1933年《利润工程学——促使企业盈利的应用经济学》出版,在“本量利"关系的阐述方面把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本量利浅析浅析"法也成为前期管理会计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922年奎因坦斯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出版,这部书不仅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名称,而且阐明了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1924年麦金西的专著《管理会计》出版,书中指出,企业的会计工作应当把一些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面向未来的会计概念及其会计程序纳入以经营管理为目的的会计制度中去。麦金西还指出,会计应当把握住标准,并注意在标准与业绩比较的基础上作好服务于经营管理的记录。1929年学者M·V·海斯的《供经理制约用的会计》一书问世,这部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管理会计的基本思想,一方面他认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应当是标准和科学而系统的记录,另一方面又指出管理会计中所提供的信息是与企业决策层有关的信息。


(二)管理会计在五六十年代的发展
1950年11月英国企业会计管理赴美考察团发表了题为《管理会计》的报告,指出:“管理会计是以帮助管理当局制订政策和制约日常经营活动的方式来提供会计信息的。"这体现着上世纪50年代英美的管理会计思想。
1965年5月,英国成本和工厂会计师协会将1931年创办的《成本会计师》杂志更名为《管理会计》。在杂志更名声明中指出:“成本会计工作是管理会计中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结论对于其后管理会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这一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是莱昂德·R·艾米教授的见解,这位教授指出:管理会计向管理当局提供信息并指导其行动,至少与外部报告同样重要。他还进一步指出:以往为决策不足提供信息是会计师的最薄弱环节,然而,从战略上讲,这却是最重要的任务。上述可见,理顺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并明确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关性,是体现在60年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最重要的思想与研究中力求着重解决的不足。
这一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阶段。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强调先把事情做对,然后把事情做好。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其本质都一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这一时期的管理会计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价值僧值。


(三)管理会计进入八十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期,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经济学的委托理论。最初的模型只是关注风险规避和惰性条件下的人与委托人之间均衡的薪酬计划,也就是委托人在激励机制与风险选择之间的制约均衡。后来这一理论逐步扩展到研究管理会计过程和策略在公司内部发挥作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发挥上。可以说,委托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整个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加剧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使传统管理会计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1987年美国的Johnson和Kaplan教授合写的《管理会计的兴衰——相关性消失了》一书震动了西方会计界。他们认为,应转变管理会计从属于财务报告而与规划和制约不再相关的近况。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为此,管理会计学者在如何使管理会计能够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有效的制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战略管理会计开始形成,管理会计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体系中的一个新领域,即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信息,还应该包括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需要关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影响,并据以搜集相关的信息。强调运用各种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方案。从战略角度看,企业的竞争能力受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态势的强烈影响。为使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得以顺利和有效地进行,要求企业总体性的竞争战略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结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由此,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对内深化”和“向外扩展”并举。
美国的创新管理会计学派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由此迎来了一个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管理会计"时代。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为基础,贯穿于作业管理的始终。作业成本计算既可计算出产品成本以满足损益计算的要求,又可计算出作业成本以满足作业管理的要求。它比传统成本计算方式下成本分解标准更具体,其计算的产品成本更为准确,对决策更为有用。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使传统的业绩财务计量策略受到挑战,需要在其基础上对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从更高层次上对企业的业绩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从而引入非财务计量指标,非财务计量往往能够为管理者改善经营指明方向。计量业绩的非财务指标必须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加以确定。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目标、使命和战略各不相同,其业绩衡量指标也不尽相同。
至今为止发展比较成熟且被广为采用的综合业绩评价策略为平衡记分卡法。平衡记分卡法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涉及到顾客、供应商、投资者、员工等不同利益方面,企业需要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他们之间的有些需要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企业需要在这些矛盾和竞争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平衡。
至此,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过渡,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制约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制约阶段。
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管理制约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成本动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尤其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浅析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采用多元化的信息处理策略,如作业成本法、价值链浅析浅析、对手浅析浅析、环境浅析浅析、预警浅析浅析等等。战略管理会计以其新兴的思想、理论和策略,代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二、对管理会计特性的解释

(一)管理会计中“人”的因素作用明显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这一职能的发挥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与具有社会化特点的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具有企业化(个性化)和行为化特点,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充满个性化色彩,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管理会计理论与策略体现了理性层面,而这些理论与策略的具体应用则体现了非理性层面。管理会计的“相关信息适时地提供给相关的人”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其非理性的层面。管理会计理论与策略的有效应用涉及人的因素。由于引入了“人”的因素,就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动机,这样,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就面临管理人员的形象思维与管理情景两个不足。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理论与策略本身的逻辑思维受阻,从而导致管理会计理论与策略难以像财务会计那样易于直接应用于企业。现代企业面临复杂而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管理会计理论难以完全告诉企业管理人员如何应用它,应用的智慧在管理会计理论之外,这是一种感悟与体验。它涉及管理人员面对企业经营环境的职业判断不足。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规划与决策会计和制约与业绩评价会计。规划与决策会计是指从预测开始,进而做出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到制定出企业的目标利润,编制出全面预算。制约与业绩评价会计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事中制约,包括成本制约、存货制约,等等,再根据预算、制约资料、运用责任会计的策略进行事后的业绩评价,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激励理论"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特殊
会计环境是导致会计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因,也是会计应用是否具有实效的前提条件。“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环境下。由于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企业,其信息的输出是基于管理上的不同需要而采取不同的形式。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的转变,服务目标以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向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多重目标的拓展和提升,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随环境变迁而形成的众多新领域,不仅验证了会计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亦告诉人们对管理会计地位、作用重新审视的必要性。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表明,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是不够的,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行,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上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具体表现在: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包括未来预测信息,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服务于内部制约,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核和确定酬劳方案提供依据;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财务计量重“综合”,非财务计量重“浅析浅析",二者相互结合, 才能相得益彰。同时,企业文化不同也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的不同。在行政利益诱导的企业,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管理上长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会计的应用原则就不过如此。同时,这样的企业目标决定了企业只注重眼前指标的完成,往往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市场价值,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目标是价值的最大化或者是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策略,对企业进行规划,将企业纳入战略发展的轨道上来。恰恰是管理会计的应用在现实中并不具有强制性、企业自己掌控的灵活性导致与长远利益存在较大的偏离。“企业的体制和会计的作用密不可分,什么样的体制就需要什么样的会计。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必定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必须不断深化经济和管理体制的革新,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机制。”


(三)管理会计学科本身的特点
从管理会计学科性质看,它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毋庸置疑它是由多学科交叉、渗透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它随各学科发展而发展,具有动态性,动态性决定了管理会计发展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理论体系难以成型,致使部分学者怀疑是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甚至有人怀疑研究其理论体系是否具有意义。

1.管理会计的目标更重视企业内部
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职能、目标、概念、假设、原则和策略体系所组成的一个概念框架,并以此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提供有助于作出计划、预测、决策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往往是根据管理人员的特殊需要而加工整理的。显然,管理会计的目标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会计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下还可以有不同的具体目标。随着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管理会计也越来越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特别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管理会计大量地吸收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群体动态学、领导学等学科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也增加了不同条件下管理会计具体目标的多元性。未来的管理会计应是以企业或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最大化为目标,以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非财务信息,为企业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业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最终通过所服务的顾客的价值最大化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1)强调了风险与酬劳的均衡,将风险制约在企业可承担的范围之内。
(2)既要有量的扩大,也要有质的变革和创新,后者集中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上,从而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3)顾客价值最大化。匮乏和扭曲的管理会计信息将使企业面临严重的困难。高效的管理会计系统通过及时而准确地提供信息,将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财富。
(4)重视社会责任,关心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为代价追求利润最大化。
总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管理会计的战略目标,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统一。

2.管理会计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与财务会计原则相比,管理会计应用不具有强制性。管理会计的原则是指管理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准则,是规范管理会计实践活动的指南。管理会计的原则有:相关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客观性原则、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原则、对内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时间灵活性原则等等。一般认为,管理会计的原则可以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包括基本假设和指导性原则,具体准则可按管理会计的职能划分,包括“决策与计划准则”和“制约与业绩评价准则”。
(1)基本假设会计假设理论是一种对会计活动进行时、空、量限定的理论,是会计对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会计主体,它是对管理会计运行空间范围的规定。二是会计分期,它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时间范围的规定,即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筹资、投资活动划分为一定期间,以便及时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管理会计的分期,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和管理的需要,灵活进行,而不能只局限于月、季、年。三是持续经营,即企业或各级责任单位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延续下去,以保证管理会计的决策与计划、制约与业绩评价等各项工作所使用的专门策略保持稳定有效。四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形成的增值,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将更有利于管理会计规划未来的工作,使决策的结论更科学、合理。
(2)指导性准则指导性准则主要是就管理会计信息加工的过程和信息质量特点提出的。对照财务会计的指导性原则,管理会计的指导性准则主要应该包括:一是相关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密切相关,要求企业会计在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决策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使其提供的信息能为决策所用,具有一定的可依赖程度。二是及时性,即管理会计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保证工作的时效,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决策者使用。坚持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及时传递相关信息。三是系统浅析浅析原则,它要求每个责任中心的目标、决策、计划,既要实现本责任中心的效益,也要协调与相关责任中心有关指标的关系,更要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四是成本与效益原则,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和制约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将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根据信息成本与信息收益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要加工输出信息。五是谨慎性原则,由于管理过程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色彩,根据决策的重要性,管理会计必须实行谨慎性原则,以减少风险,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六是灵活易读性,管理会计可根据不同情况以灵活多样的策略取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必须易于理解,便于决策。七是激励性原则,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企业员工的努力方向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并激励企业员工为完成既定目标而努力。
(3)具体准则管理会计的具体准则应包括“决策与计划准则”和“制约与业绩评价准则”。具体包括“目标利润最大原则”、“综合平衡原则”、“稳健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分级归口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等。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实践所遵循的原则,从管理会计的实践可见,由管理会计策略所构成的管理会计内容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管理会计原则的要求和指导,而这些原则与财务会计相比,具有的强制性较弱。


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之间存在着共生互动性。因此,管理会计的应用依赖于企业管理体制的转变,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依赖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也依赖于市场压力对企业的推动。我国尚不具备管理会计普遍应用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制度,那么,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不足并不是管理会计本身的不足,而是市场外部环境、企业管理机制的不足。这样,管理会计的应用必定因环境不同而不同,因企业管理人的理念不同而不同,也就不可能像财务会计那样“应用广泛"。因此,理解管理会计的特性是认识管理会计在企业有效应用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会计毕业论文网提供会计毕业论文,如有发表会计论文业务需要请咨询本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