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科研单位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取得进步及有着理由要求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能否顺利推进。本文首先肯定了近年来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剖析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策略,对于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研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制度
固定资产作为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科研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研单位能否健康发展。然而一直以来,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纳入严格的管理渠道,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核算不规范、缺乏定期盘点导致账实不符等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科研单位的投资,科研单位的财力不断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入特别是对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也大大增加。这些仪器设备得以正常运行和物尽其用,是科研工作向前推进的重要保障。这就给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在此形势下,科研单位抓住机遇,积极采取措施完善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改进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固定资产管理做到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本文在总结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上,剖析了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思路。

一、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的进步和发展

(一)固定资产标准下限有所提高

近十多年来,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按照1997年财政部颁布的规定执行,即: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这个标准明显偏低。按照标准,U盘、移动硬盘、椅子这样的小物件也必须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但这些小件物品数量大,易损易丢失且更换频繁,核算和管理的工作量都很大。2012年新出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提升,一般设备的单位价值由原来的500元以上调整为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的单位价值由原来的800元以上调整为1500元以上。低于新标准的小物件归为低值易耗品,这样就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将管理重心转移到了真正需要管理的贵重的科研仪器设备上去。更加科学化的制度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管理模式逐步科学化

以往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混乱、手续不严密、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健全,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不明确等问题。为此,科研单位在管理责任制和管理流程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为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运行质量,科研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职责权限,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按照账面和实物两部分管理:固定资产账目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核算,包括固定资产入库时登记原价、内部转移时及时更改账面信息、固定资产报废或调出时登记有关调出和报废的日期等。固定资产实物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入库、转移、处置等手续、制定固定资产标签、定期进行清查盘点等。另外,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由各课题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包括保证固定资产日常的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处置提出意见和申请等。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流程方面,科研单位也进行了规范化操作,统一程序,使办事流程更加清晰:首先由各课题组写出书面材料,提出申请(购置、转移、报废、处置程序相同)报至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并向领导汇报,经研究同意后,交由财务部门编制预算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财政批准后,下达预算计划批文或政府采购计划;财务部门将预算或批文通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再经其下达给课题组;课题组具体实施,并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验收或备案;最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验收单或处置结果交至财务部门入账或销账。会计毕业论文的范文

(三)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会计学位论文

以往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表现在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沿用几十年来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基本上没有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管理,造成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时效性、系统性、有效性差。近年来,很多科研单位引进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了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各项资产基础数据的采集、收集整理,形成资产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资产信息,提供数据查询和综合分析,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网络化,实现了对资产从配置、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进而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数据的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例如,中国科学院借鉴“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的管理思路和理念,结合本院的科研管理特点,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资源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这个基于网络化的信息平台,优秀毕业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
应用成熟、智能的信息技术,全面整合和优化贯穿了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在内的各项业务的管理流程,从而增强资源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和改善了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固定资产模块中,囊括了固定资产的购置、内部转移、维护、处置和盘点等全部固定资产管理业务, 彻底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工作协同化、工作流程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化。

二、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仍然模糊

虽然《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财政部令第68号)对固定资产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将入账下限提高,但对于单位价值未达标准的物品如何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其界定标准仍然模糊。《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提到“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大批同类物资”如何界定,购买数量超过多少可以视为“大批同类物资”不得而知。这就给固定资产标准的判定带来主观臆断性,造成资产入库标准前后不统

一、给管理带来不便。(二)资产基础管理薄弱,帐实不符严重

虽然引入先进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固定资产信息的录入和更新都变得及时高效。但在引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之前,落后的手工操作模式导致固定资产登记入账不及时或入账信息不准确,再加上很多科研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薄弱,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许多科研单位对购入的固定资产管理登记信息不翔实,比如凭内容进行资产的简单登记时,型号登记不准确;由于不了解购入的仪器设备导致资产分类错误等。另外还存在做帐不及时的现象,比如:购入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固定资产发生内部转移时,其责任人和所属部门的变更没有及时处理;退库甚至已核销的资产,未做及时处理,仍然留在账上等。有些单位甚至连固定资产分类明细帐、固定资产卡片也不设置,更谈不上固定资产帐帐、帐实、帐卡的定期核对,再加上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复杂多样的特点,更造成固定资产帐面所反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此外,科研单位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科研单位由于人员的配置、部门之间的分工以及时间不充足等原因,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盘点的间断和滞后造成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进而造成处理问题的时间滞后,使得“老账”越积越多,资产存量愈发不清。

三、加强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虽然近些年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但尚缺乏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用于指导和保障其有效管理。各科研单位应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结合本单位自身特点和实际建立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行为,形成有效的内控监管机制。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贯穿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全过程,包括预算审批、验收登记、保管维护、定期清查、政府采购管理、统计报告、产权登记资产、档案移交和交接手续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制度既要细化,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发现不完善的地方应及时纠正。尤其需要加强对清查盘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各科研单位至少每年都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盘查,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实有价值及使用情况,确保账实相符,摸清“家底”。对盘亏、盘盈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现行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及时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固定资产责任人离任或转岗时,需要及时资产交接手续,以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另外要对资产结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积压闲置,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效。

(二)优化配置,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

为避免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的发生, 科研单位应该充分利用单位现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成果,合理调控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财政预算和政府采购两种方式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以达到优化配置。
将预算管理运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首先,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存量资产状况进行查验、分析,对其价值利用率、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反映共享和调剂的可能性;对确需购置的资产,召集本单位领导和相关专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从单位发展战略和科研实际需求等方面确定其购置的必要性。其次,财务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要作全盘考虑,综合考虑部门实际需求和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并从资金来源上加强有效控制,对购置预算提出修正意见。固定资产预算制度应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相互配合,使其成为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重要补充。另外,对于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内的品目,如车辆、大型仪器设备、办公电器等固定资产,其采购程序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并加强对此类物品采购方式的监管,从而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来有效促进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

(三)建立并完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和管理机制

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形成有利于共享的胁迫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多层次、结构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规范的共享平台,各用户之间不但可以互相学习,增进各单位以及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并且可以互通有无,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重组、调整,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益,解决使用者的研究需摘自:学年论文http://www.328tibet.cn
求。
建立并完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和管理机制,将此项工作做到实处,须具备以下要素:良好的资源开放共享氛围。参与单位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高公共资源共享意识。完善的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应整合实验室现有大型仪器设备,打破资源分散、互相封闭的状况,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相关方面成熟的制度、标准及规范,探索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体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共享平台的设备须由有严谨治学态度、有扎实专业基础、有高超实验技术的人员负责管理,另外还应培养既懂技术、又善于整合社会资源的创新性人才。这样,既能满足共享服务体系中分析测试技术的要求,又能保障共享服务体系的持久性良好运行和发展。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资源共享平台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取决于是否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出有利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规章制度或规范性文件;建立资源库及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在平台网站发布相关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可利用资源的有关信息等。

四、 结束语

虽然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但仍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问题。针对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资产家底不清、配置不公、资源浪费等问题,各单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科研政策和财政制度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大程度的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从而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陈立斌.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财经界,2012,14:74
杨敏.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林业科技,2007,27(4):24-26
[3]梁小婉.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实证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21-23
[4]方奕,肖晓英.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探讨。湖南农业科学,2009,(6):122-123